異世界的日常:轉生史萊姆日記

--

字面而言,日常是沒有超凡也沒有衝突的平凡日日,日常並非因為其殊異,而是因為其平和而被珍惜的,日常,因而被視為奇蹟的;字面而言,異世界做為第二世界,是因為其特異、因為其不落凡俗、超脫塵世,因為能夠稍稍紓解世俗生活的苦悶,一個異世界從而被想望。異世界作為彼世的想望,日常所說的卻是此世的平凡,一個展演在異世界的日日生活,能夠如何被解讀?

當提起《轉生史萊姆》,或許直觀的想像是關乎這樣一個故事:苦勞社畜轉生到異世界,不意外的是獲得了外掛能力、龍傲天;作為世界中心的主角必須打倒敵人、成為並攻克魔王、揪出幕後黑手,藉此,主角要去守護曾經未能擁有的「大家庭」。或許有人會聚焦在後宮,認為這無非是一種不滿足、壓抑的投射;不過,我更願意使用的說法,即這是一種創建的欲望,一種形成、守護共同體的投射。換句話說,《轉史萊》敘事聚焦的並非佔有欲望,而是一種「仲間」的夥伴精神,與其說他是角色蒐集的抽卡遊戲,不如說他是個「城莊建設」的經營養成遊戲。

在這邊我要著眼的是《轉生史萊姆日記》的敘事。首先要釐清的是,《轉史萊》主文本與《日記》副文本之間是什麼關係?可以知道的是,這是一種字面上的二次創作關係。在《轉史萊》主文本中的角色與世界,被取用為《日記》的創作平台;這僅僅是泛泛之論,不過從這個角度切入,能夠進一步瞭解如何評價《日記》。我們可以看到一些被保留下來的「前提設定」,舉例而言,在角色的層次中直觀而言就是髮色,而在世界的層次是一些關係,舉例而言就是盟主、元帥等等身分的關係。但是我們也能看到《日記》中重新書寫的部分,我認為,這就是此二創再製所做的「日常化工作」:在角色的層次,最簡單的就是從漫畫引繼的圓潤畫風,而在世界的層次,則是整體關係的片面化,譬如對戰爭的略過不寫。

簡言之,這些重寫一方面可以說是可愛化、溫馴化,一方面也可以說是戲謔化、《素晴》化;藉此可以得知的就是《日記》中所聚焦的日常面相究竟是什麼。同時,也能扣緊我認為《轉史萊》中的核心概念:共同體。在日日反覆的日日日常中,共同體意象究竟扮演什麼地位?在日常系中,我們最常看到的就是學校社團,譬如輕音部、野生團或啦啦隊,或著如《點兔》一般,處在延伸於咖啡廳、以朋友概念維繫的關係網絡中,可以說大多都不脫「小圈子」。這些共同體大多都有著特定界線,以此強化角色的互動敘事,並維持角色的互動密度。

在此之上,或許可以思考第二世界的舞台,以及角色互動的日常,它們如何在《日記》中被拼裝組合。異世界為了反常於日常世界,因而其最初總需要「過渡儀式」、一扇異世界之門,以區隔出兩個世界的不同;就此而言,死與重生是最直觀也最常見的過渡儀式,轉生或穿越就是奠基在其之上的不同。那麼,著眼到《日記》的開場白:

我的人生平凡無奇……本來是這樣的。
一回神就轉生到異世界,找到了同伴,一同建設城鎮。
現在正以史萊姆的身分,平和地享受日光浴。
因為這裡取得了珍貴的紙,所以決定將至今發生的事寫成日記……標題就決定是《轉生為史萊姆》吧!

做為過渡儀式,這個開場白可以說是平凡無奇,這一方面是《轉史萊》聚焦的面向,一方面也是因為二創文本的特性。但在其中也將異世界與平凡人生予以區隔,同時也強調了《日記》所聚焦的「同伴」與「平和地享受」。《日記》的異世界意象,是個異質但更加溫馴的異世界,而在其中,才進一步透過共同體--溫暖的家與守護家園的夥伴,以及其中重要的互動,從而書寫其日常。

那麼,《日記》作為異世界的日常,其中的「共同體」究竟是什麼?這個共同體,從《轉史萊》中挪用的是「朱拉大森林聯邦」,正如三次元中(民族)國家的概念有多模糊,這個共同體意象在敘事中,相對於「主要角色群」也是無邊無際的。這應該用共同體描寫的封閉與開放來理解嗎?我認為,更好的詮釋是「小圈子」與「大家園」的對比。一如前述,如果著眼在《轉史萊》,我認為這是一個「守護家園」的敘事,因此才需要描寫聚落共同體的發展、城市共同體間的交換、國家共同體間的衝突,這些事件正是為了維持共同體的主體性,或說讓這個朱拉大森林聯邦這個共同體意象,在敘事層面得以被認知。

但如果轉眼到《日記》,所聚焦書寫的卻是此共同體的另一面向,用我的話而言,該面向就是「角色互動」。可以說《日記》中的共同體意象,是因為「儀式」的書寫而被維繫的,也因此需要描寫無數的節慶祭典、集體耕作、同居共食,以這種儀式意象書寫的角色互動,將角色關係聯繫為共同體意象;這不同於因為縮小共同體邊界而製造的互動密度,也不同於必須與他者有所區分而書寫的戰爭與國際關係,而是因為共同參與儀式而塑造的共同體意象。用當代社會來說,《轉史萊》中,大家庭的建立是立基於與鄰居的關係;但《日記》中的大家庭,則在於一同度過的生活。

如何想像一個異世界的日常,想像一個日常的共同體?在日常系興起的十年後,這或許是個能夠深思的問題。或許《日記》所給予的,是關於夥伴與儀式的答案。或許可以這樣說:一個家邦,不一定要透過區分它者而思考,而可以透過共同參與來發想;一段日常,不一定要透過逃避前進來思索,而可以透過活在當下來想像。

--

--